火灾发生时,正确使用灭火器可在黄金3分钟内控制初期火情,避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。掌握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四步操作法,配合火情判断与逃生准备,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安全技能。

一、火情判断:先确认再行动
火势评估:仅当火焰高度低于成人身高、未产生浓烟或爆炸风险时,可尝试使用灭火器。若火势蔓延快(如油锅起火引燃窗帘)、烟雾刺鼻或伴有异响,应立即撤离并拨打119。
类型匹配:根据燃烧物选择灭火器:
干粉灭火器(红色标识):通用型,适用于固体、液体、气体及带电设备火灾(如木材、汽油、天然气泄漏)。
二氧化碳灭火器(黑色标识):适用于精密仪器、600V以下电器火灾(如电脑、配电箱)。
水基型灭火器(绿色标识):仅限固体物质火灾(如纸张、织物),禁止用于油脂、金属或带电设备。
泡沫灭火器(蓝色标识):适用于油类火灾(如食用油、机油),但不可用于电器火灾。
二、四步操作法:提拔握压精准灭火
提:双手握住灭火器提把,快速奔赴火源上风方向(距离火源3-5米),避免逆风操作导致火焰回燃。
拔:拔掉保险销(部分型号需压下把手同时拔销),确保喷管或喷嘴无堵塞。
握:一手握住喷管根部(二氧化碳灭火器需戴防冻手套,防止低温冻伤),另一手按下压把,保持灭火器垂直。
压:对准火焰根部(非火焰顶部)左右扫射,由近及远推进。干粉灭火器需持续喷射至火焰完全熄灭,防止复燃。
三、使用禁忌与后续处理
禁忌行为:
火情复燃应对:若火焰重新燃起,立即重复喷射或撤离至安全区域。
使用后处理:将空灭火器移至指定回收点,切勿随意丢弃。若灭火器压力表显示红色(欠压)或绿色区域外,需及时送检充装。
四、日常维护与培训建议
定期检查:每月查看压力表(指针在绿区为正常)、喷管是否开裂、保险销是否完好,过期灭火器(通常10年)需专业机构检测。
模拟演练:家庭可购置小型水基灭火器进行实操练习,企业需每年组织消防培训,确保员工掌握“30秒内响应”能力。
逃生优先:若火场存在被困人员、浓烟封路或灭火无效,立即沿逃生路线撤离,切勿因抢救财物延误时机。
结语
灭火器是火灾初期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但并非万能。掌握正确使用方法的同时,需保持冷静判断,牢记“生命至上”原则。建议家庭、办公室常备灭火器,并定期参与消防演练,将安全意识转化为本能反应。